背景與方法
我是劍橋大學認證的CELTA教師(ESL教師訓練師),熟知很多教學的方法,我用的稱作溝通式教學法(Communicative Langauage Teaching,CLT),基本上意思就是教學時需要有以下要素:
- 表達(提升學生的說話時間;減少老師的說話時間,重點擺在「實作」而非「解釋」)。
- 作業——例如給張圖表,讓學生閱讀或是聆聽一段理解題的文字,或是讀螢幕上或書裡的文字。
- 語言實用性——例如在情境中置入表達性話語;要個人化[多談談自己];發音要正確(句子的重讀、輕讀、音韻)。
- 學生為本——引導學生使用語言本身還有單字、書寫時提點訂正、要有互動。
- 減少情緒過濾——意思就是創造大家都開心的教學環境;減少壓力;要有些表演和幽默感。
別以為「閱讀課」只有閱讀或「寫作課」只有寫作,我很多「寫作課」的學生在考雅思時都拿到了很高的口說級分!沒錯,不管是聽力、閱讀還是寫作,都與溝通息息相關——例如在寫作Task 2中,通常我會出兩個議題讓大家動動腦,當中有資訊交流活動,有時候還會回家研究。
最後再提一點,我跟其他教室使用PowerPoint程式的方式有點不太一樣,我一直在延伸創作、適應,藉此提升我的教學效果(遵從前面五原則的框架下),達到最大效率。一切的一切都在PowerPoint裡規畫好了,我還會一步步改良,可以聲稱自己擁有全世界最精緻的PowerPoint——全都是為了教導英文和雅思必備技能。